Feeds:
文章
留言

Posts Tagged ‘Quote’

       OTC(Over-The-Counter)藥品,也被稱為非處方藥,FDA亦已承認該術語“櫃檯購買的藥品”。目前在美國銷售的藥品近40O,OOO個,其中300,000多個為OTC藥品。在美國有兩種獲得藥品的主要管道:或是根據醫生處方的處方藥,或是消費者直接購買0TC藥品。

美國保健費用的增加以及更安全和更有效的OTC的出現,促使病人能夠進行自我治療疾患,而這在過去非求助於專業醫療不可。這種趨勢使得獲取從前的處方藥品的機會增加了,因為這些部分處方藥品已列入非處方藥品的範圍。這些非處方藥品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廣泛的選擇和機會。

美國所頒佈的旨在管理藥品的第一個主要的聯邦法規是1906年的《聯邦食品與藥品法》但直到1938年通過了《聯邦食品、藥品與化妝品法規》才從法律上限定藥品的安全性。自1933年以來,這一新法律的立法工作一直在考慮之中。只是由於人們使用了這種新近銷售的混有毒性溶劑甘醇的氨苯磺胺酏劑,造成100多人死亡,而其中許多是兒童。這一事件最終促成了該法規的形成。1938年的《聯邦食品、藥品與化妝品法》要求,在1938年後投放市場的所有新藥產品應當在銷售前證實供人用是安全的,根據通常被稱為原始條款的要求,在1938年以前上市的產品不受新藥申請(NDA)條款的限制。然而,一些現行銷售的OTC藥品,例如阿斯匹林,仍受該條款的影響,另外,FDA在審查OTC藥品時,己經評審了所有OTC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標籤,無論開始銷售的日期是何時。在美國整個新藥申請過程中,處方藥品可以被重新分類為OTC藥品,而且保留其新藥的地位。也能夠直接批准OTC藥品的新藥申請(不用重新分類),如異T苯丙酸2OOmg(處方中從未使用的劑量)。當一種新藥由許多病人使用多年時,它可以被看作是通常承認安全有效。通過FDA審查的OTC藥品,也可以得到全部認可的地位。審查完成時,所有沒有被批准為新藥的OTC藥品將被歸於OTC藥品的專論(詳見“OTC專論的含義”)。

1972年開始審查OTC藥品以前,FDA沒有一家下屬的單位特定地處理過現行銷售的OTC藥品。起初,藥品局官員幫助諮詢審查小組審查銷售的OTC藥品的成分、標籤和告誡,並且公佈由此而產生的聯邦文檔檔。1977年,包括藥品評審和研究平心(CDER)的OTC藥品評審部在內的較大的、更正式的組織成立了。然而,那時,多數有關新藥的問題(包括重新分類和申請)是在藥品評審和研究中心的某個新藥部門中而不是由OTC藥品部門處理。

OTC藥品評審部於1991年被改組為OTC藥品評審辦公室。它充實了負責處理新藥申請和處方藥品轉換的新藥評審部門的工作。它包括了一名專論審查人員,一名醫療審查人員和一名藥品政策人員。他們被指定同時提出OTC藥品的問題,如處方藥一一OTC藥品的轉換,新的OTC藥品,國際協調,以及對衛生保健花費作必要的監控等。

2.自1981年最後的OTC藥品諮詢小組解散以來,一直沒有專門的顧問小組常規檢查OTC問題。有時,由常設處方藥品顧間小組審查OTC成分。

1991年FDA宣佈成立了非處方藥品諮詢委員會,審查和評審OTC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作為一個將各類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時意見交換的場所。成立了有10人組成的具有廣泛經驗和專業知識的核心委員會,成員都是內科學、婦產科學、皮膚病學、流行病學、藥學、臨床藥理學、兒科學和有關專業領域有見識的專家。在對某一專題進行研討的時候核心委員會可以吸收其他FDA委員會中對這個問題有專長的專家參加討論。例如,在考慮局部製劑時,則可以邀請若干皮朕病專家。新的委員會也包括一名消費者代表和一名無投票權的行業聯絡員。1992年12月舉行了第一次會議,審議OTC產品中酒精的藥學作用問題,對用於口服的藥品規定了較小的劑量。

近年,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為使在美國市場上出售的OTC藥物的標籤規範化,減少OTC藥品的濫用事件,對OTC藥品標籤做了新的規定。據估計每年有170000名病人因濫用OTC藥物而住院,白白損失約75億美元的治療費。研究人員發現,其中一半的OTC濫用事件是可以通過規範標籤來加強對消費者的服藥指導而避免的。規定:所有OTC藥品的基本內容都必須按順序出現在標籤上,而且文字應通俗易懂。標籤上必須出現的藥品有關內容依次是:活性成份;用法;注意事項;用藥指導;藥物不良反應及其他資訊。新的法規規定了六種不同的標籤類型,廠商可根據自己產品的形狀及尺寸自由選用。這項法規將有兩年的試行期。FDA還將落實一項計畫,目的是強化消費者服用OTC藥品的常識,特別是對兒童、需特別護理人員及老年人。這項工作將由非處方藥品工業協會及國家藥品連鎖店協會共同負責。

[參考資料]

Read Full Post »

彼得原理(轉錄)

覺得寫得很好,值得參考。
原文轉錄自:狗貓的碎碎唸

[分享]認識一下什麼是「彼得原理」
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於1969年出版的「彼得原理」一書

銀行中有一個怪制度,就是服務好的行員就會升遷做主管到後面蓋圖章,而服務不好
的行員,因為升不了官,繼續留在第一線服務客戶。結果,在第一線服務客戶的,要
嘛就是沒經驗的新手,不然就是表現不好的老員工,凡是第一線表現良好的員工,就
被調成第二線的主管,從此不再面對客戶。

軟體公司好像也是如此,舉凡程式寫得好的程式設計師,就會升任為經理,而程式寫
不好的員工,因為無法升遷,留在基層繼續寫程式。結果,留在基層寫程式的,要嘛
就是新手,不然就是程式寫不好的程式設計師。凡是表現良好的程式設計師,就被調
任成主管。從此不再寫程式。

如果這個現象再發展下去,就是做得傑出的經理,將會升官成副總,不再繼續做經
理。而繼續做經理的,多半是做不好現職而無法升遷的人。這樣下去,一個穩定的組
織,每個位置都是升不上去,或是不適任現職的人。

這個現象早在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於1969年出版的「彼得原理」一書
就發現了,也就是人們會因為自己的能力特質限制,升遷到一個無法勝任的位置就停
住了,導致穩定組織中到處充滿不適任的人。

彼得原理告訴我們,企業不應該以升遷做為獎勵的方式,於是,好的銀行行員可以繼
續做行員,但是待遇需要比照經理。好的程式設計師可以繼續留在基層寫程式,待遇
甚至可以比照副總。如此一來,彼得原理的現象就可以稍微解除。

不過,當經理人所在的組織仍以升遷做為獎勵途徑的話,就要注意每次的升遷,都代
表著自己能力與特質的改變。通常基層員工之所以優秀是因為他注意瑣碎事務的邏輯
關係,但高階主管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強調直覺的人際關係。如果升遷後自己的特質
沒有改變,自己可能就是下一個彼得原理的產物。或許,對一個升遷的經理人,要記
住: 「換了位置,一定要換腦袋」。

在組織中,不同階層的人應該有著不同的腦袋。聽說有一位貴婦到一家精品店買東
西,買回去覺得不適合,第二天來退貨,不料基層店員說,我們公司的政策是貨既售
出、概不退還,是不接受退貨的。這位貴婦搞不過這位店員,就大聲嚷嚷說要你們老
闆出來。這位老闆在後台聽見了,一見這位貴婦是大戶,急忙出來,並馬上就改口
說,退,當然退,誰說不可退貨的。這位店員還很生氣的跟老闆說,你怎麼這麼搞不
清楚,你不是才告訴我們不接受退貨的。

誰才是搞不清楚的人?

基層員工的腦袋通常是「搞不清楚的清清楚楚」,搞不清楚的是不知老闆的想法,清
清楚楚的是做事的細節。員工沒有錯,只是搞不清楚為什麼要那麼做。公司有標準作
業程序,但那是應付公司的標準狀況,眼看的就要得罪一位公司重要的客戶,這不是
標準狀況,當然不適用標準作業程序。「搞不清楚的清清楚楚」的人最愛說按規定要
如何。基層經理人應該按制度來做事,只是他們搞不清楚,組織不是為制度而存
在,應該是制度是為企業組織而存在。

當你升遷成中階主管時,你的腦袋就要變成「搞得清楚的清清楚楚」。你要先搞清楚
老闆的想法,再去清清楚楚的做事。如果你凡事按制度來,你就是彼得原理的產物。

中階主管知道,制度不是目的,制度是幫助企業完成使命的工具,當老闆的意見與制
度不一致時,通常改的是制度,而不是老闆的想法。聽起來很狗腿,企業中不正是有
能力又狗腿的人升官嗎?

當你有機會成為高階主管,你就要學習「清清楚楚的搞不清楚」。清清楚楚的是企業
的方向,搞不清楚的是對人對事的細節。高階主管面對的情境常常不是標準狀況,搞
不清楚是給自己留彈性,但是心裡卻是清清楚楚的在盤算。他們知道「難得糊塗」的
重要,得饒人處且饒人,和氣不就生財了嘛。

Read Full Post »

以下文章轉錄自阿唐的繆想

醫藥學術專員(Medical Science Liaison, MSL)大哉問

最近最夯的話題就是宇昌(中裕)生技案,讓大家對生技業的未來又看到一線希望。然而,生活在IT產業興旺、生技製藥產業很想起飛的台灣,很多人對製藥產業的工作不是很清楚。就算是唸書唸相關科系的學生,對業界的工作也是霧裡看花,沒有很明確的概念。尤其是聽到醫藥學術專員(Medical Science Liaison, MSL),更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是業務代表?是CRA?還是產品經理?想說今天就用我淺薄的經驗來跟大家分享好了!

MSL的全名是Medical Science Liaison,在台灣會翻譯成醫藥學術專員。在藥廠的編制下,隸屬於醫療業務(Medical Affairs)的團隊,與臨床研發(Clinical Operations)同樣列在醫學部門(Medical Department)。這個職業的興起主要是1967年在美國,Upjohn藥廠想成立全部由醫生組成的科學導向業務團隊,能夠以比較同儕的觀點與醫生討論藥品的專業知識,而不以推銷方式介紹。利用醫學專業提供或協助外部醫學教育,與學界的研究者搭起良好的互動橋樑。在這計畫執行的當初,Upjohn藥廠在醫學界默默無名,經過6年的經營,Upjohn利用此創新的方式一舉躍升成為學界最知名的公司,因此MSL的概念便開始蓬勃發展一直延續至今。

過去MSL大多數是由MD、PhD、PharmD背景的人,橫跨各個治療領域的專業人士。在制度面的發展,為了有別於業務的角色以及維持專業討論的中立性,這些學術專員的工作不牽涉業績,單純以學術的角度做評估。比較會偏向客戶專業知識討論、外部學術會議與持續教育活動支援、學術研發案協助、以及配合公司內部行銷業務部門制定學術策略。實際工作面上,MSL是藥廠在市場上的醫藥學術資源,負責回覆與討論藥品研發較深入的臨床試驗結果。另一部份也會和醫生討論一些可能的臨床試驗機會,協助產品相關領域的臨床研究發展。會固定和特定醫生做定期的拜訪,如演講者或是試驗主持人,討論現下較新的臨床發展與方向。

上面繁瑣的工作內容看起來有點廣泛。簡單講,其實MSL的工作可以分為三大塊:(1)與重要外部專家保持良好溝通(Key external experts engagement);(2)發現新的臨床研究機會,主要是試驗主持人發起試驗(Investigator-initiated study);(3)公司業務支援(Business support)。這三部份是一個稱職的MSL所應該努力的方向,不同公司或許對MSL的定義與工作範疇有不同的考量,但是基本方向不變。因此為了滿足這些需求,MSL亦有五大基礎需求,如研究與試驗設計能力、專業知識與學習能力、社交與人脈網絡技巧、教育與簡報能力、服務與客戶關係能力。在這些能力之外,輔以外向樂於溝通、喜歡解決人的問題、細心能處理細節程序的人格特質,相信都可以做好這份工作。

在一年滿的工作裡,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很多。但其中幾件很感動的事情,主要是醫生想做研究,很多研究都是從零開始。當他們提出疑問與需求後,我們代為向國外研發總部詢問,很多國際標準的文獻與作法都會提供給我們,或是國外哪間研究室特別擅長此研究可以尋求合作等,讓台灣的研究水平能夠迅速的與國際接軌,讓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很有意義的。另外在許多台灣研發的早期新藥,也能藉由自己的力量,去說服國外總部來與台灣廠商合作,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我想Genentech的楊育民營運長也是用著同樣的心態在幫忙台灣發展的吧!

最後,台灣的人才與研究能量其實都很好,但是礙於政治與市場規模的因素,很多資源都無法帶進台灣。如果我們能夠讓台灣的研究帶到世界等級,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外商藥廠也越能用不同角度看台灣,而不是一個臨床試驗代工島。因此在MSL的角色裡,一個很重要的部份,就是橋接有高度學術價值的試驗主持人發起試驗,橋接有高度市場潛力的生技產品。讓台灣的研發能有更多的資源、更多的國際接軌,讓台灣走出不一樣的創新路!

2013年5月更新:
由於許多網友詢問我該如何應徵MSL或找工作相關的問題,我寫了一篇 "職場新鮮人要如何應徵上理想工作?" 希望對大家找工作能有幫忙!
http://mingtangyang.blogspot.tw/2013/04/how-to-apply-ideal-job-resume.html

Read Full Post »

魯蛇人生

階級凝視下的魯蛇人生

淚推這篇,讓你明白什麼是來自人生勝利組的階級暴力,不要再說什麼"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很多生活在社會角落的人連爭氣的機會都沒有就已經在深淵裡了。
——————————————–
內文:所謂的「階級凝視的暴力」,這群握有權力的優勢階級者,習慣以他們養尊處優的環境與行為,來評斷無權勢者的行為。
——————————————–
我想,靠爸、媽寶,都算擁有某種優勢的人吧。

Read Full Post »

台灣高教迷思

最近幾天,聯合報訪問幾會學者說出對台灣高等教育單位以論文為單一價值衡量標準、追求學術論文數量的看法,並希望未來台灣能破除重論文(數量),輕教學、服務的怪異現象。甚至有學者說出重話,以下列出幾句:

  1. 台灣學術界現在流行發表「輕薄短小」論文,有教授爭取國家經費、購買昂貴儀器,專收研究生寫論文,衝高個人論文量,形同「養小鬼」,製造出許多「跟屁型」研究。
  2. 「一本薄薄論文,卻有一長串作者。」黃光國說,師生輪流掛名來衝高論文數量、換獎金,召開記者會吹噓論文登上哪些期刊,卻缺乏影響力,發表後沒什麼人引用。
  3. 英文只是溝通工具,國際化更重要的內涵,是要透過外語來認識各國文化、關心國際時事;連遊學都要父母跟、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媽寶」學生,英文說得再好,依然沒有國際競爭力。
  4. 學問高下不能只看論文多寡,台灣學術界一大問題,在於追求廉價的公平,論文重量不重質,導致學者無法潛心研究、缺乏創見。
  5. 「發表過一百篇論文的學者,不見得比只發表過十篇、一篇的人優秀。」,用論文數來衡量學術成就,易流於急功近利,「每三個月就來催研究進度,要你寫報告,逼到最後,明明還沒做出成果,就急著發表。」不但無法刊登在好期刊,創意也可能曝光,被別人借走。

另外針對國際化的教育方向錯誤,將學生英語能力及英語教學視同國際化水準的錯誤觀點,文中也有提及。

高教迷思/論文比誰多 教授「養小鬼」量產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79885
全英語授課≠國際競爭力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79886
衝論文 拚英文 看台灣高教迷思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79887
高教迷思/報告逼著跑 倉卒研究就發表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79888

Read Full Post »

本文引用自T客邦日本的創業文化,到底怎麼了?

本文作者為Taylor Beck, 原文載於FastCompany「如果你困在一個由老一輩決定升職加薪的系統裡,那就是在慢性死亡,就像農場裡的動物。我想去一個艱難、充滿競爭力的地方。」

每當美國人聽到「創業者」,腦海中立刻浮現出有抱負、有理想改變世界的年輕人形象。但當日本人聽到這三個字,他們通常會想起「自私、貪婪、不值得信賴的罪犯」形象。為什麼?日本的年輕人怎麼才能重新找回 50 年代前輩們的創新精神? 生產了相容 iPhone 的電動機車,並試圖取代全亞洲傳統摩托車的 Terra Motors 說,時代變了。

日本的 Google,Facebook,Twitter, 和 Apple 在哪裡?誰是日本的 Mark Zuckerberg 或者 Steve Jobs? TA 為什麼沒有享譽全球的成功?

在我試圖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卻發現許多日本年輕創業者直言不諱地把這一切歸因於日本的企業文化。

「所有重要的工作都只有『老人』才能做,」Terra Motors 的公關經理大橋哲也這樣說。他創辦的公司製造潮流電動機車,目前在日本有很不錯的銷量。他們的「電動機車」於 7 月發表,是全球第一個與智慧型手機相連接的機車,它可以將它自己的路線和電池壽命資料導入手機。

在記者景山由里最新一期對 Terra 的採訪中,26 歲的桑原浩志言辭更為犀利:「如果你困在一個由老一輩決定升職加薪的系統裡,那就是在慢性死亡,就像農場裡的動物。我想去一個艱難、充滿競爭力的地方。」

43 歲的德重徹是 Terra 的合夥人兼公司 CEO。在 25~29 歲期間,他在工作的保險公司 Sumitomo 也遭遇了相同的問題。於是,他離開日本,前往史丹佛商學院。在那裡,他遇到了充滿冒險頭腦的創業者, 並把這些能量和全新視角帶回日本,以激勵年輕人放棄隨大流,開創自己的職業生涯。

「日本的年輕人受到許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大橋解釋說。「老闆們從不冒險,而日本的員工又不能挑戰老闆。如果你給出了建議,他們不會採納。老闆們從不給年輕人機會:只有老人們才能做有趣的工作。」

為什麼日本的創業公司不走出國門?

很多年輕的日本人被鼓勵著離開等級森嚴的大公司,投身創業公司。這是好現象。但為什麼只有少部分創業公司最終衝出國門,走向世界呢?

Startup-dating.com, 是一家監測科技創業公司和風險投資的日本網站。最近在Tokyo SeedStarsWorld 比賽中獲得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創業公司稱號的Locarise是一家「日本」公司。它總部位於東京,由創業育成公司 Open Network Lab 所投資,但團隊卻是三個法國程式設計師。為什麼日本的創業者沒有贏得這項榮譽?為什麼沒有更多年輕人勵志成立自己的全球化公司?

語言無疑是一個障礙。相比於排名居高不下的經濟地位,日本在亞洲國家中的英語水準卻出奇的低:在英語熟練度考試中,僅在 54 個國家中排名22 位。而新加坡位列 13, 馬來西亞位列 14 ,韓國位列 21 。但 Ohashi 認為還有兩個更重要的原因。

為什麼日本創業公司的形象跌落谷底?

「自私、貪婪、不值得信賴:這是 2000 年日本創業公司的形象」,大橋說。 那為什麼是 2000 年呢?
在 13 年前,日本的確有自己的 Mark Zuckerberg 和 Steve Jobs,他的名聲也頗具傳奇色彩——只不過這是一個「黑暗」的形象。Ohashi 歎息道。

23 歲從東京大學輟學後,堀江貴文創辦了Livedoor一個在日本十分受歡迎的門戶及部落格平台。貴文,又名「Horiemon」,外形酷似哆啦 A 夢,並且秉承了美國科技先驅們的裝扮(T 恤、不扣鈕扣襯衫),隨後又從以日本的哈佛著稱的東京大學輟學。他宣揚跨反主流文化形象,在他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得罪了日本傳統的商人。他的網站也在 2006 年被關閉,接著,他開始買馬、惡意收購公司、參加競選…… 最終以在 Livedoor 財務造假的罪名被捕入獄兩年。

大橋繼續說,除了這個創業公司創始人的「黑歷史」,日本人也是比較反對冒險主義的,他們傾向於追隨榜樣。他用了一個棒球的例子做類比。

1995 年,野茂英雄是日本第一個進入北美棒球大聯盟的球員,但他身後有系列約 50 個像鈴木一朗和松坂大輔這樣的球員。棒球運動自 1872 年由美國專家 Horace Wilson 引入後,在日本風行一時,但直到 100 多年後,日本選手才走向世界。Terra Motors 希望自己成為創業公司裡的野茂英雄——創業公司裡的開創者,先驅中的先驅。

「目前為止,日本沒有典範可言,」Ohashi 說,「我們沒有 Facebook,沒有 Google,沒有 Twitter,所以年輕人不相信日本的創業公司能成功。我們 CEO 的想法是,做我們想做的事,去改變這種文化。」

Terra Motors 引領了日本電動機車的市場,但中國製造依然統領亞洲,佔據了全球 80% 的摩托車占有率。印度有 1300 萬輛汽油驅動自行車,越南 有 300 萬輛,日本僅有 40 萬輛,但中國卻擁有 2000 萬輛。

為什麼太陽沒有在該升起的地方升起?

日本是一個富有的國家,擁有全球最頂尖的教育系統。但你享受過哪些日本創業公司的服務?的確,我們使用日本的電子產品——任天堂,索尼 Playstation 遊戲機,開豐田或本田的汽車,或許穿優衣庫還有 Rakuten 的衣服。但這都是老牌公司。我新的 Onitsuka 運動鞋看上去時尚又貼心,但第一雙鞋卻是在 Kobe 的起居室縫製的;鬼塚喜八郎在 1949 年開了第一家店。1977 年,他的公司改名 ASICS 並把生意拓展到美國。

MIT 歷史學家 John Dower 在他獲得普立茲獎的書《Embracing Defeat》中講到,日本令人振奮的崛起發生在二戰後,源於參與朝鮮和越南戰爭、駐紮日本基地的美軍的需求。這也是許多老牌發家的起點。本田,1949 年賣出第一輛 「Dream」自行車;索尼和松下一同轉型:從戰前的電燈,轉向戰後銷往全球的收音機和電視。

「我們與傳統的日本全然不同,每個人都曾生活在別處。」

國際化是 Terra Motors 員工與在日本的其他競爭對手最顯著的差異。久和原在加入 Terra 前,效力於坦尚尼亞的松下;另一個員工來自法國輪胎製造者米其林;大橋在巴基斯坦、緬甸、俄羅斯等均有留學經歷。相對於以沉默寡言、羞於與外國人溝通著稱的日本人,這是一個奇異又敢於冒險的團隊。

大橋,像 Terra 其他 15 名 20 幾歲的員工一樣,放棄了知名企業的工作,跑來小公司挑戰自我。畢業於日本一橋大學的大橋曾被三菱聘用,但當他聽說 Terra 後,毅然拒絕了這個有前景的大公司。

「我放棄是因為我沒有機會在年輕的時候走出國門,或者從事重要的工作。年輕人沒有被給予令人感興趣的機會。或許每個日本年輕人都對自己的工作很失望。」這很諷刺,因為「往往是年輕人才樂於嘗試有趣的新鮮事物。」

日本夢的延遲:一條迅速衰退的舊軌跡

美國年輕人總是認為青年時期應該充滿挑戰、冒險、好奇和不安份。所以,很多美國人在 20 幾歲時選擇創業、做有創造性的工作。

「日本的年輕人也同樣不安份,」大橋告訴我,「但我們沒有成功的範本。」近年來,日本缺乏取得全球性成功的創業公司,而且極少的日本學生選擇出國。當大橋的朋友聽了他在中東的經歷時,正常的聲音是「你一定是瘋了」,羡慕忌妒恨的聲音是「聽起來不錯」,害怕的聲音是「這地方是不是很危險?」

「人們想要呆在大公司,」大橋的室友附和道,「安全永遠是第一位;他們認為我們只要追隨這些成功的公司,也一定可以成功。」但日本的公司不會再堅持這種「慷慨的終生雇傭制度」太久。

這種舒適的安全感在不久的將來會土崩瓦解,但在此之前,「年輕人沒有去冒這個險的動機」,大橋說,「二戰後,大約 40 年前,日本人敢於冒險,但現在的日本已經是一個發達國家」,很多人開始安於現狀。

但,好奇心引起的動力呢?嘗試挑戰的渴望呢?美國夢總在升騰爆炸,那日本的年輕人什麼時候點燃火光?

要說 Terra 的理想主義者們有什麼象徵意味的話,那我希望看到的是第一道火花。(fastcolabs.com)

Read Full Post »

清除一顆老鼠屎(web only)
EMBA雜誌編輯部
根據顧問公司的研究,在美國的公家機關中,有二五%的員工認為,同事的工作表現沒有達到要求,在私營公司中,表現不達水準的員工,也佔了一一%到一六%。這些表現不佳的員工不僅沒有做好份內的工作,還會降低團隊的生產力與士氣,並且增加離職率,影響到其他員工的表現。
根據顧問公司的研究,在美國的公家機關中,有二五%的員工認為,同事的工作表現沒有達到要求,在私營公司中,表現不達水準的員工,也佔了一一%到一六%。這些表現不佳的員工不僅沒有做好份內的工作,還會降低團隊的生產力與士氣,並且增加離職率,影響到其他員工的表現。面對這些害群之馬,人力資源雜誌(HR Magazine)指出,在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之前,主管必須處理表現不佳的員工。一家顧問公司的總裁道爾頓(Francie Dalton)表示,如果表現差的員工沒有受到任何懲罰,會促使表現好的員工離開公司,因為他們不會想待在不在乎員工表現的公司,相反地,表現平平的員工則會留下來,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躲在公司不做事也很安全,如此一來,整個公司會逐漸向下沈淪。

專家表示,主管之所以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個常見的原因是,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做。一家製作公司主管古立恩(Jim Gulian)分析,沒有正確處理表現不佳的員工的主管,主要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的主管不想處理問題,他們把表現差的員工的工作,交給其他的員工去完成,只希望表現差的員工會離職,或者轉調到其他部門,問題能夠自然而然消失。

第二類的主管害怕直接找員工說明,因此採用對整個工作團隊訓話的方式,要求大家能夠提高工作表現,結果努力維持高表現的員工,跟其他的員工一樣,通通都挨了罵,反而產生反效果。

第三類的主管則以負面的方式,與表現不佳的員工個別談話,通常在被指責之後,員工的工作動力更為下降。

除了避免掉入這三種類型,管理書籍的作者葛羅特(Dick Grote)建議,主管可以採取三步驟的處理模式。首先,找表現差的員工談話時,開宗明義指出,員工的表現有問題。然後,描述員工表現及公司要求間的落差,例如,「每星期二早上,你都應該準時交報告,但是過去一個月,你只準時交了一次。」主管在意識到員工不佳的表現時,應該就開始進行記錄,有幾分證據,才能說幾分的話。最後,主管聆聽員工的反應。

與員工談話,也可以幫助主管找出員工表現差的原因。是因為缺乏技能、職業道德、良好態度,還是與工作無關的原因,例如生病、家裡出了意外。針對每名員工的個別問題,擬出可行的改進計劃。此外,根據研究,只有二○%的員工表示,公司會幫助表現不佳的員工改進,事實上,如果員工有可能進步,公司可以針對員工的弱點,投資讓員工接受訓練,這麼做的代價,可能比重新僱用一名員工低。

Read Full Post »

以下引用自Connectome

新藥臨床試驗的工作單位

e696b0e897a5e887a8e5ba8ae8a9a6e9a997

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 Clinic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是一個專業分工的生技服務業 (註1),分為規劃與執行等許多環節,各環節中每個人的工作內容皆不相同,依照發生流程簡述各工作內容如下: 依法規撰寫計畫書 (需與醫師以及廠商開會討論),計畫書送審,與醫院協調與簽約等事項 (Site Star-up Specialist),臨床試驗主持人會議,而 Monitor (一般大家所稱的 CRA 皆為此類別)則需至醫院檢閱病例報告表 (Case Report Form, CRF)、計畫書與病歷以及確認 CRC (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 工作品質,嚴重不良反應通報,統計與數據資料分析,報告書撰寫等。

本土生技藥廠的專案研究員的角色

本土生技藥廠的 CRA (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 或專案人員 (跨國藥廠現多為請 CRO 代聘 CRA 至公司上班),主要工作為找尋研究合作夥伴、臨床試驗伙伴以及確保 CRO 及其 CRA 的工作品質,並與醫師們維持良好的關係。雖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坦白說,目前很多 CRO 的 CRA 品質很不穩定,且由許多廠商與 CRC 得知,很多臨床試驗計畫一年可以換到三個 CRA,每換一個人都是半途接手,且計畫書剛弄熟就又走了,造成試驗時程的拖延與金額的損失。背負著計畫成敗的我們,要假想錢皆出自於我們手中,怎麼能有辦法心平氣和的去看待此事呢!? 不過CRO要換人,也許它也有它的難處 (這可能就要問眾多的CRA了),我們也無法強逼他完全不准換,所以對 CRO 的監察就很重要了。

如何成為好的臨床試驗專員

至於如何確保 CRO 的服務品質進而確保公司的新藥臨床試驗品質,就是一件相對複雜的事情了,主要精神是當你花了幾千萬之後,你要確保試驗就算失敗也不是因為人為疏失所造成,而最好的態度,就是把這些錢當成是你投資的,如此一來你才會戰戰兢兢的去面對它。而為了做好這份工作,需要有廣泛但不需太深入的背景知識來支持,在此將專案人員所需的能力整理如下:

clinical-ability

由此可看得出來,本土生技藥廠的臨床試驗專員部分工作內容是與 CRO 的專業有所重疊的,雖然我們不需要達到專精,至少也要能達到看著別人做且知道對方做的對不對,並可適時提出意見或糾正。打個比方,這就好像我們 (專案人員) 要坐計程車回家,至少看得出來司機 (CRO/CRA) 有沒有繞路來多賺我們的錢並延誤我們的時間。而這部分的工作就是專案管理,而專案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最小的合理經費,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高的品質。這是個看似簡單但勞心勞力的工作,且非常仰賴溝通能力

Clin-Trials-Diagram-how-it-works

個人求職心得

本土生技藥廠對於英文程度的要求,坦白說不像 CRO 那麼高,因為大部分案件是台灣或大陸的臨床試驗,其計劃書並沒有強迫要用英文撰寫。而本土藥廠在人才上要求的,是希望你能對於申請 IND 臨床試驗 (包括新藥、新醫療器材或植物新藥) 與新藥研發過程有基礎的了解,並對公司產品的基礎知識上也有個大概,以及很重要的人格特質。

若你是去 CRO 求職,則需要更佳的英文能力 ( TOEIC  750以上),且口說能力更要好,若你是應徵 CRO 的派遣人力到某些跨國藥廠上班,那就有可能整天用英文對話了。大部分跨國 CRO 通常會先有英文電話面試,通過之後才會有面試機會,這是可以準備的,把你網路上找得到的問題,全部寫出答案並背得滾瓜爛熟,說背也太誇張,故事主角都是你,應該不是很難的工作。

至於本身有無臨床試驗的基礎,個人覺得多少會影響錄取機率,有的公司還有實務上的問答題筆試。至於該怎麼讓自己有基礎,就要回到一個問題的基本面上:你在找什麼樣的工作?個人覺得找工作最基本的,是你要了解你在找什麼工作? 它的工作內容以及在職涯上會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對於這樣的工作內容與性質、時間以及壓力是你真正了解並接受甚至是喜歡的嗎?當你藉由網路、研討會以及向人討教後,可以回答這些問題時,你就已經有了該專業的基礎了,也可以知道你到底是否想要這類工作了,以免浪費青春在錯的工作上。

很多人好奇,許多 CRO 公司的職缺可以放半年以上還在徵人,但投了卻都沒消息是怎麼回事? 排除你被刷掉的原因以外,根據幾位 CRO 經理的說法,一則是因為目前的人力勉強可以應付手中的 CASE,但希望當有新計畫而人力不足時,可快速收人。另外也因為,也許現在缺人,但更缺資深 CRA來帶人,以致於無法招收新人。

結語

其實本人在這個領域還是個資歷很淺的新人,但卻是個有幸能成功轉職的人,當初在求職階段,僅僅投了有關人體臨床試驗以及專利事務所的職缺,一路走來深感惶恐無助,只能四處拼湊資訊並吸收,有幸遇到幾個賞識的主管,就此展開了臨床試驗的生涯,並立志在此領域發光發熱。也因為有此經歷,所以希望能提供先進後輩一個出自於菜鳥的整合資訊,讓大家對於將來的路有個更清楚的選擇。

若您將來也決定踏進來,或多或少會有碰面的機會,希望大家能互相認識並成為朋友。若有錯誤之處,也請不吝指正,謝謝。

註1 :生物技術服務業包括:
“藥物安全毒理試驗、生理活性試驗、委外研發(Contract Research Ogranization,CRO)、委外生產(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CMO)、委外行銷服務(Contract Sales Organization,CSO)、儀器及耗材、專利業務等。

其中 CRO 是指協助生技及製藥公司設計,管理及進行臨床試驗。CMO 是指提供化學或生物合成之原料藥或中間體製造,以供臨床試驗或商業化用途,並提供劑型製作如錠劑或針劑等。CSO是協助生技製藥公司推廣,行銷及銷售藥物,以建立行銷推廣及藥物服務教育。"
以上節錄自: http://tinyurl.com/9a9wnf3

——

分享者:陳國真,大學就讀公共衛生系,研究所畢業於生命科學所,現為臨床試驗專案研究員。

撰稿者:陳國真 (email: shadowwall@gmail.com)
編輯:Connectome團隊 Nim

Read Full Post »

什麼是CRO

以下引用自生技時代

CRO 全名為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委託研究機構 ) ,也有人稱之為 Clinic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臨床研究機構 ) ,簡單地說,就是接受藥廠或生技公司委託進行研究服務的機構,提供新藥開發時所需的非臨床與臨床試驗、數據分析、法規諮詢等專業服務。

Product development

     由於一個化合物開發成新藥的時間大約需要 8~12 年的時間,耗資約 3 億美元,是高風險,也是高獲利的事業。但新藥開發最迷人的地方,就在專利保護傘的遮蔽下取得高利潤的回收,因此,藥物開發必須與時間和專利保護期賽跑。
  對藥廠來說,研發時程越短,專利的護期就越長,因此縮短藥物開發的時間是每個藥廠積極努力的地方。新藥能提早一天上市,就能爭取多一天的專利保護時間,更可以提早一天獲利。
CRO 這種專業分工的體系在國外已行之有年,提供製藥、生技及醫療器材產業和研究單位機構,從藥物研發到上市的一切服務,可免除各單位因某些階段性的研發工作而投入過多人力及設備,同時可以追蹤並分析大量的臨床及臨床前試驗數據,節省臨床實驗的時程。 因此,為了節省經費、人力、縮短藥品的審理時間,臨床試驗委外已成為全球化的趨勢,目前全球共有一千多家的 CRO , 2001 年總產值達 98 億美元。
    「新興的生技公司竄起,也是CRO逐漸成形的另一個原因!」這些新興的生技公司多屬於中小型企業,組織體系小、人員少,研發線上的產品也常只有一、兩種,因此必須專注於核心技術上,以保持彈性和競爭力。雖然公司規模和資本都無法與大藥廠比擬,但是卻能挾著新技術,開發出相當有競爭性的新藥,而面對新藥開發中段的臨床試驗階段需要耗費巨額的經費,多已無力再培養專業的臨床試驗部門,因此,只好將這部分外包給專業的CRO公司。
      造成CRO蓬勃發展的另一個原因,是大藥廠藥品開發策略的改變,臨床試驗編制人員無法滿足新藥開發的需求。以往每個大藥廠都有各自鎖定的重點領域,往往只要幾顆藥品能成功上市或銷售,就可以獲得驚人的利潤。如今大藥廠面臨了生技公司的挑戰與衝擊,希望朝新的領域開發時,原先公司編制內的臨床試驗人員也無法滿足新藥開發的需求。因此,無論中小型的生技公司或規模龐大的跨國藥廠,都需要CRO這樣的機構來填補組織機制不足的地方,也造成近十年來CRO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或許有人質疑,藥物進行臨床試驗,不是生技製藥公司與醫學研究機構或醫師之間的事嗎?為什麼需要CRO?新藥在開發的過程中有兩大瓶頸需要突破,一個是開發出新化合物,另一個便是必須以臨床試驗證明藥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一般生技製藥公司專擅於在藥物的研究和開發,醫療研究機構或醫院則負責試驗的執行,但兩者之間許多的規劃與分析工作,就可以交由專業的CRO來進行。
      每一個新進行臨床試驗之前,都要經過事前的精密評估,為每一種藥物「量身訂做」一份「臨床試驗計畫書」、「技術手冊」,包括要找哪些醫院?哪些醫師?哪一家醫院的醫師擁有符合規定的病患最多?此外,還有試驗主持人、受試者的招募、研究監測數據管理、生物統計分析、報告書的撰寫等;還得斟酌多少臨床試驗的對象才能兼顧統計上的意義和計畫執行的速度?試驗計畫有多少經費?預計要花費多少時間?金錢?新藥牽涉哪些相關的專利和法規?而試驗計畫書審查核可,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後,得藉由臨床監測專員(CRA)和研究護士(site nurse)精確地掌控每一個階段的流程,若在試驗初期就發現試驗中的問題,立刻進行計畫的修正和調整。
    「新藥開發的每一階段,都充滿與藥品、醫師、法規的互動,因此除了臨床試驗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熟悉當地法規以及完整的醫界人脈和資料庫。」——CRO的價值和專業。CRO不只是提供新藥臨床試驗服務的機構,除了臨床試驗外,CRO涉入的範圍還包括早期的藥物研究(組合化學、基因組學或劑型開發)藥物篩選、臨床前的藥物毒理、藥理試驗以及衛生醫藥單位的審核申請,可以說從藥物研發到上市的一切服務,都是CRO業者服務的範圍。
      事實上,CRO屬於生技服務業的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大領域之一。生技服務業到底是什麼?又包含了哪些領域呢?根據生技中心的解釋,生技服務業為:提供專業知識、技術、設備、耗材、實驗室、資金、操作步驟或代工生產服務,以輔助最終產品上市的相關產業,都可以說是生技服務業。由於生技製藥產業是全球研發比重最高的產業,是典型的知識經濟,而生技服務業則可以提供生技產業在研發過程中必要的支援,其中包含研發支援和生產支援。一般來說,生技服務業包含了兩大領域,也就是委託研究機構(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和生產代工機構(CMO, Contrac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生產代工(CMO)在台灣的規模現在並不大,主要以原料藥生產、單株抗體、檢測試劑生產、植物種苗、生物晶片、基因製劑等方面的生產代工,目前台灣台灣最大的生技服務業,可以說仍以CRO為主。

Read Full Post »

來源:INSIDE

本文原作者為有矽谷創投教父之稱的 Y Combinator 創辦人 Paul Graham。

當人們在試圖舉起重物而不慎受傷,往往因為他們試圖把力量集中在背部來舉起重物。但正確的做法是,把受力點放在你的雙腿上。和投資人洽談的過程中,缺乏經驗的創業者也會犯這樣的錯誤。他們錯誤地想藉助少許誇張和美言來打動投資人,而不是以自己公司真正做出的事情為說服理由——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創業者本身還沒有想清楚:為什麼自己的新創公司值得被投資。因此他們無法向投資人清晰闡述,遑論說動投資人。

投資人想要的是什麼?一般來說,他們尋找的是有希望取得巨大成就(big success)的公司。基本上,將會有巨大成就的創業公司,他們的收入分佈都遵循冪次法則(power law)1,其增長曲線十分陡峭以致於其它公司都相形見絀。但尋找這種公司的難度比聽起來高得多,通常每一年都只有少數幾家(一般來說是15 家)最終可以大成。所以投資人會把尋找​​這種公司看成是「進位」的遊戲——換言之,只要你看起來有一點點成功的機率,哪怕只有 0.000X 的機率成為那 15 家公司之一,投資人也會對你抱有很高的興趣。但如果他一眼看出你沒有機會,你在他心目中就是「零」,永遠無法打動他。

所以,一間創業公司如何讓自己看起來能夠取得巨大成功?有三樣東西必不可少:實力很強的創辦人,有錢景的市場,和一開始即存在的成功跡象。

夠厲害的創辦人

投資人最看重的一點就是創辦人是否足夠厲害。多數投資人見到一位創業者的前幾分鐘內,他們就能判斷這個創業者是 winner 一類或者 loser。並且判斷一經下定便很難更改。每一位投資人那裡都會有要投資你和不投資你的理由——如果他認為你會成功,那麼他將放大前者的作用力,而如果他認為你做不到,那麼他會以後者來說服自己。舉例來說,你創業的領域可能是一個機會廣闊的市場,但是該領域的銷售週期很長。這時如果投資人喜歡你,那麼他會說他想要投資,因為這個市場前景很廣,如果他不喜歡你,他的理由就會是銷售週期過於漫長了。

當然,他們這麼說的時候,並非有意誤導你對自己的判斷。其實他們往往也不清楚他們喜歡或者討厭一家創業公司的邏輯是什麼。可能你看起來像 winner 多一點,他們就會更喜歡你的點子。

那麼,像 winner 的創辦人一般具有哪些特質?在我看來,一個厲害的創辦人,他看起來有絕對的能力和自信得到他想要的任何東西,哪怕前方障礙重重。這有點接近「自信」的特質,但並非盲目的樂觀和自信,而是一種符合邏輯的自信。

確實有一群人很容易散發出強大的氣場,這群人中有一部分人真的擁有很強的實力,並且不經意間便會從言談間流露出來,而剩下的那部分人則或多或少是「表現」得很厲害。問題在於,許多有能力成就大企業的創業者,最開始尋求融資時都不太擅長把自己的實力展現出來。

怎麼辦?

這時,最不應該做的事就是模仿那些已經頗為老練的創業者開始自吹自擂。投資人或許有時不太懂如何判斷一項技術是否厲害,但是他們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有自信卻是從來不會出錯的。如果你想裝出某種非真實的面目,你最終將離真誠遠去,無法達成說服投資人的願望。

說出事實

如果你是和投資人接觸較少的創業者,又希望讓投資人了解你的實力,說出事實或許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你想要裝作很厲害時,可能很難持續,你得掂量每一句話是否都能符合你假裝出來的「厲害感」。而當你說出事實,則不會面臨這種情況。多數人說出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都非常自信,因為他們相信這是事實。而那些善於讓自己看起來非常有實力的創業者,則能夠把「我們將每年盈利 10 億」這句話,說得和「1+1=2」聽起來有同等的自信。

023

前提是,你自己得首先對「我們將每年盈利 10 億」這一點深信不疑。

這就是最大的秘訣——說服你自己,你的公司值得投資。只有如此當你試圖說服投資人時,他們才會相信你。但所謂的自我說服並非阿Q 似的精神勝利法,而是你真的客觀和仔細地評估過了自己公司的投資價值。如果你自己都覺得自己的公司不值得投資的話,那麼不要輕易去融資。

想做到客觀評價公司的可投資價值,你得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如果你自己不是這方面的專家,而只是被自己想出來的點子所迷住了,那麼投資人會將其視為達寧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具體指無知比知識更容易產生自信),因為在幾分鐘的交談之內,他們就會發現你是否對自己將進入的領域有深入了解,對市場的每一塊都瞭如指掌。

那麼,為何總有人想以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來說服投資人?我想或許是我們過往的教育經歷將我們訓練成了如此模樣。

想想我們在學校裡的時候,是否總被要求在完全無話可說的時候說出些什麼?如果你有一份 10 頁的報告得寫,那麼哪怕你只有大概 1 頁紙的想法可以寫,也得湊出 10 頁字數。大多創業公司也是如此,他們覺得以誇大的方式去說服投資人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因為是時候去融資了。很少有人會在融資前停下來想一想,他們將拿出的被投資的理由是否足夠有說服力,自己是否發自內心地去相信。癥結就在此處——我們太習慣把別人的需求當成任務去完成。

事實上,融資的最佳時機不是你需要資金或者是你到了某個 deadline 非融資不可了(比如 Demo Day),而是你有能力去說服自己,也說服投資人的時候。當你停下來先去說服自己的時候,你會靜下心來找出自己公司的投資價值,你會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並且最終得出一個清晰的路線圖,找到走至終點的方式。

何為市場?

注意到了嗎?上面我一直在探討創業公司是否值得投資,而不是它是否將走向成功。事實上,沒有人知道某件創業公司是否最終會成功。而這個未知性對投資人來說是好事——因為成功如果可以預知,那麼它初始的股價就會和它未來可能達成的股價一樣高,投資人也就沒有了賺錢的空間。投資人清楚地知道,每一筆投資都是在賭,賭一場勝算極低的輸贏。

所以,要證明你值得投資,你未必得證明自己極有可能成功,你只要證明自己是一個好賭注就夠了。什麼樣的創業公司會是一個好賭注呢?除了有一個厲害的創辦人以外,清楚知道在一個大市場中佔領足夠領地的行進路徑十分重要。創辦人往往把創業公司看成是「點子(idea)」,但投資人卻是在看「市場」。他們會計算有 x 位使用者平均每年會為你的產品付費 $y,所以整體可獲取的市場規模大約是 $xy,以此估算出這筆生意有可能達到的最大市場規模是多少。

你的目標市場最好足夠大,並且你能將其規模清晰描述出來。雖然也會存在一開始你想進入的市場還沒有被打開的情況,或者你還不是該市場內的實力玩家,但往往從一個暫時很小的市場切入並最終把它做大,更有可能成就一個不可取代的大公司(編者註:比如阿里巴巴)。

因此,只要你能列出一個合理的規劃路線,在幾年內可以一步步佔領一個大市場,通常說服力就足夠了。至於什麼樣的規劃路徑更合理,則取決於這間創業公司的年齡——​​如果它剛剛過了 Demo Day 三個月,那它只要拿出一個有前景的嘗試計劃、值得投資人投資來以實現遠期的目標便可。而一個已經經歷過 A 輪的公司,則必須證明它此前的試驗已經得到論證。

但是,每一間大企業做大的背後都有很多幸運的因素,比如它的成長正好受某種時代潮流所推動。所以,你若想證明自己的公司有可能進入這樣的幸運行列,最好拿出你正從中獲益的時代之潮的證明。通常你可以問自己「為什麼是現在做這件事?」,如果這真的是一個特別棒的點子,為什麼沒有人做過這件事?最理想的情況是,因為某些趨勢的轉變,一個本來看似不可能的點子正經逢巨大的機遇,而你的嗅覺足夠敏銳在其他人之前發現了這個機遇。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微軟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只賣 Basic 語言,微軟不可能成為龍頭。但微軟恰逢微電腦的廣泛普及,因此對微電腦軟件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最終微電腦對微軟的助推力遠遠超出了 1975 年最樂觀的觀察家的預期。

微軟成功了,如此的成功,以致於很多人認為微軟成功的可能性是在幾個月內便可預見的,如果當時投資它一定會是絕佳的賭注。但這種想法錯了。一間不論日後有多麼成功的企業,最初幾個月內它都不可能看起來是一個絕佳的賭注,它只會是一個看起來不錯的投資選項之一,遠遠不到 100% 有把握的程度。個人電腦的風潮確實帶來一個巨大的市場,而微軟也抓住了這一機遇,但沒有人能保證它當時一定不會錯過機遇。

我不能對所有的創業公司都下此定論,但至少我投資的創業公司中,有 50% 都像微軟一樣有走向產業龍頭的潛質,可誰又能說得準最後的結果呢?

拒絕並不可怕

如果你也有和微軟一樣的前景,你就可以順利說服投資人嗎?不一定,當初也有不少拒絕向微軟投資的創投,Google 也一樣。而遭到拒絕很容易讓你陷入尷尬的境地,因為當你開始融資時,投資人最愛問的問題是:「還有誰也想參與投資?」而如果你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說服一個投資人時,能說什麼呢?

通常厲害的創業者會這麼解決這一問題——在投資人面前表現得很自信,哪怕還沒有人拍板投資,但也要看起來像有許多創投很感興趣有投資意願。不過,這種略帶誤導性質的方法並不適合所有人,除非你有把握能在掩飾的時候應對自如不心虛,否則類似的謊言投資人已經聽過不下萬次,很容易被拆穿。

所以如果你不是談判的高手,我建議你不要繞開試圖被拒絕投資的現實,而是直截了當地跟面前的投資人分析此前被拒絕的原因是什麼,拒絕了你的投資人犯了哪些錯誤。如果你確信自己的策略沒有錯,那麼你會知道為什麼拒絕你的投資人是錯的。

經驗豐富的投資人懂得最好的點子同樣也最令人害怕,就像他們懂得為什麼很多創投會拒絕 Google。你直言說出是什麼讓拒絕了你的投資人對你的點子感到害怕,會更突顯你的自信。而如果你對被拒絕一事遮遮掩掩羞於啟齒,那恰好證明你的心虛,或許你心裡也覺得被拒絕是有道理的。

這種方法會在你遇到頂尖投資人的時候發揮最佳效果。因為他們知道很多其他投資人太過因循守舊而錯失最可能成功的「異數」。尋求融資和申請大學可不一樣,不是你拿到了麻省理工的入學許可,同理可證 Foobar State 應該也不難進。頂級的投資人要比其餘投資人來得聰明,而最棒的創業公司的點子最初看來通常是很差的,他們會被多數創投拒絕,只有頂尖那位以外。

Dropbox 即是例子之一。YC 最初起源於波士頓,而最初的三年我們在波士頓和矽谷交替培養了一批創業公司。因為波士頓的投資人數量通常很少,並且膽小。Dropbox 就是一個位於波士頓卻在矽谷的 Demo Day 上被發現的公司。波士頓的投資者都和 Dropbox 接觸過,但沒有任何人決定對他們進行投資——Dropbox 只不過是又一家備份和同步資料的科技公司而已,他們是這麼想的。但 Demo Day 剛過幾週,Dropbox 就拿到了紅杉的 A 輪融資。

041

簡化回答

不理解投資人將投資看成一場賭博的結果是,很多創業者會準備滿滿十頁的材料來說服投資人。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要說服投資人去相信一件不確定性過大的事情,必須各方面材料都齊備才可。事實上你只要告訴投資人一件很確定的事情就可以——你是否有能力以差異化的方式來解決將不可避免遇到的問題。另外,當你面對投資人時,盡量用你說服自己的那套語言來說服他們。你不可能用很含糊的辭令來和自己對話,同理投資人也希望自己聽到的理由是簡潔明確的。

最後,如果你還是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看起來很有實力,可以試試以下幾點:

  1. 做出一些值得投資的成績;
  2. 理解為什麼你的公司值得被投資;
  3. 把這個理由清楚地解釋給投資人。

相信一點,只有當你真正相信一件事情時,你才能自信坦然地說出此事。盡量把事情做好,然後把這一事實自然地告訴投資人。

SOURCE: paulgraham.com


  1. 關於冪次法則的詳細分析以及案例可以參看豆瓣相關文章。Paul Graham曾寫過一篇文章《Startup=Growth》,此文中的觀點和註解 1 類似,即他認為創業公司必定是高成長的公司,成長斜率很陡,因此符合冪次法則。

Read Full Post »

Older Posts »